瀏覽人數:80
產後喬骨盆。林蔚喬中醫師
超連結點進閱讀圖文版
產後喬骨盆衛教三部曲
✅首部曲-假胯髖篇
各位好
This is 產後喬骨盆。林蔚喬中醫師
中醫專長是產後調理及產後喬骨盆(脊椎骨盆修復)
目前有在台中的一些產後護理之家巡迴授課(媽媽教室)
課程在講述孕期產後的身體內外的變化以及產後調理意義及重要性
並提供醫療協助幫助媽媽們改善症狀回歸健康
產後喬骨盆在台灣一般人的認知上似乎並非是主流的西方醫學
比較像是傳統文化、習俗甚至被視為產後必做的一個里程碑
有時候常常打打卡就了事了,但是身體產生了什麼變化卻渾然不知
以下會盡量用較淺顯通俗的用語來跟大家介紹一些觀念
主題會圍繞在產後喬骨盆這個議題上
首先幾乎百分之百的媽媽們聽到產後喬骨盆
第一反應第一反射就是:
「生完褲子穿不上QQ」
「生完骨盆變大QQ」
「生完骨盆變鬆了QQ」
所以要藉由產後喬骨盆來縮小骨盆,褲子就能穿上了!
然後接踵而來的就是「鬆弛素」的理論
其實以上的反應也沒錯,只是我要來發表我的經驗看法
來更具體的將產後喬骨盆這件事分享給大家
很多媽媽生完摸摸骨盆兩邊會有一個凸凸的骨頭
產後褲子常常會卡在那個凸點拉不上去
其實那就是假胯寬(網路資料很多請自行找圖)
白話文來說大腿骨最突出的地方
因為產後鬆弛素的關係翻出來
導致骨盆看起來變得更寬,褲子就穿不上去了
假胯寬非常容易發生在產後媽媽身上
所以就逐漸造成產後喬骨盆的興起跟流行
好像產後不喬骨盆屁股就會變大?
產後喬骨盆屁股就一定會變小?
然後又分為運動派跟喬骨盆派的雙方各持己見
通常在媽媽教室課程上到這裡
可能就會跟各位正在閱讀的媽咪一樣
好奇想知道答案
如果你有曾認真爬文
把網路所有產後喬骨盆的相關文章或推薦都看過一遍
你會發現有些媽媽會跟你說:
「我喬完N次總共小X公分!!」
「我喬完師傅跟我說只小1公分」
「我喬完褲子還是穿不上」
「我喬…都沒喬…就被師傅退貨了」
其實答案就在這些回應中
跟我臨床的診療經驗也非常相符合
簡單來說你如果產後有假胯寬形成
那透過一些手法就可以把假胯寬塞回去
有些人假胯寬多塞回去後很有感
有些人假胯寬少塞回去稍微有感
有些人產後幾乎沒有假胯寬所以被退貨
有些人產後幾乎沒有假胯寬但師傅幫你量還是變小了
有些人產後幾乎沒有假胯寬但褲子還是穿不上去
以上這些結果要怎麼分析怎麼看待?
有假胯寬的人沒什麼好說的
如果你遇到的是有真功夫的師傅
確實就是可以透過手法變小
沒有假胯寬或是假胯寬不明顯的人
量完還變小很多的案例真的不予置評
那你可能會問
那些沒有明顯假胯寬問題的產婦們為什麼褲子還是穿不上?
當你問師傅這個問題的時候
師傅會開始教你或是建議你運動
其實就是脂肪堆積
回到產後褲子穿不上的議題
其實很殘酷的現實就是
你有可能就是體重上升太多了(臀部脂肪堆積)
但有不少媽咪都會認為產後喬骨盆喬完就能把褲子塞進去了
所以各種趨之若鶩飛蛾撲火的結果最後就是換來一句: 「那你要多運動」
但這邊還是要說明一下
通常產後褲子卡住…
假胯寬跟脂肪堆積可能同時存在
只是比例的問題而已
有些人可能假胯髖7脂肪堆積3
有些人可能假胯髖2脂肪堆積8
臨床上我也有遇到不少天選之人
產後體重直接恢復到懷孕前完全沒胖到
結果褲子穿不上
這種很明顯就是假胯寬10脂肪堆積0
調整完褲子就能順利穿上了沒毛病
講了這麼多秘辛
其實最重要的是應該教大家如何簡單分辨自己是哪一種
醫師(本人我)都是怎麼判斷的呢?
其實也沒有很難
1.觸診:
以手平貼緊貼臀部大腿側面由上往下滑動
碰到硬硬凸凸的就是了(然後依手感判斷凸出來多不多)
阿如果非常平順而且都軟綿綿的那就是脂肪了請面對
2.問你目前體重跟懷孕前差多少?
基本上前後差五公斤以上,你的脂肪因素比例可能就是偏高了
試想一個新生兒3000公克,有幾個新生兒抱著你的臀部跟腹部呢Orz?
3.骨盆前傾亦可能會造成大腿骨內旋而產生假胯寬
(但這部分又是另外一個議題往後再講)
所以簡單判斷後你就可以選擇是否有縮骨盆的需求再去尋求幫助
(懶得判斷你還是可以直接去啦XD)
另外也建議大家自己在家裡用馬克筆點好你臀部最凸的點自己先量一次
回來從同一個點再量一次
量尺的人為誤差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我在診間從來不量)
量尺的單位叫做公分
1公分是不是容易造成的誤差大家可以再想想
不要問我為什麼自己覺得沒變小但被量小了N公分Orz
自己前後都量一次就有答案了lol
好!再來回到運動派跟喬骨盆派這兩大派系的選擇
其實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假胯寬回得去就是好方法
讓我選的話我兩個都要(選中間)
所以門診中我都還會請產婦們回去一定要加強運動鞏固關節
運動除了可以訓練臀肌腹肌來制約假胯寬
也能燃脂去解決脂肪堆積的問題並恢復身體機能
但你會發現這類媽媽很多孕前就是運動魔人了
產後肌肉流失得少,恢復得也快
自我要求非常高也非常自律
有時候還有強大的後援可以幫忙帶孩子自己去跑健身房
但現實跟理想總是殘酷的
常常遇到全職媽媽,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了
那些1打2,1打3的更不用說了…respect
但隨著寶寶越來越穩定
還是建議大家要找回運動習慣才是長久之道喔!
※本文資訊,僅作為推廣中醫在產後照護的衛教資訊之介紹分享,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林蔚喬醫師提醒您,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